上海作為設計之都,近年來涌現出眾多融合地域文化與現代美學的優秀LOGO設計。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城市精神,更成為傳播文化價值與品牌理念的重要視覺載體。
LOOG設計公司分享一下是幾個值得關注的
上海LOGO設計案例。
青浦文旅LOGO:江南文化的現代詮釋
青浦文旅2022年發布的新LOGO,巧妙融合崧澤文化遺址中的“上海第一人、第一房、第一井、第一谷、第一村”歷史元素,疊加形成青龍塔形象,隱喻青浦得名于青龍鎮和五大浦。采用代表崧澤文化的陶土棕作為主色調,以簡約形態傳遞江南韻味,詮釋“上海之源,源起崧澤;上海之門,開門迎客”的文旅理念。

上海圖書館東館LOGO:知識航船的視覺象征
由設計大師陳幼堅操刀的上海圖書館新LOGO,以“風好正揚帆”為核心意象,傳承原有館標的三角外形,以簡潔扁平化的設計呈現形似風帆的圖案。LOGO中包含書本翻頁、飛鳥振翅等多重意象,寓意圖書館從傳統閱讀向“智慧、包容、互聯”的大閱讀時代轉型。
北外灘航空論壇LOGO:科技與連接的融合
2025北外灘國際航空論壇的LOGO設計充滿科技感,以點線構建電路圖形傳遞科技質感,圓點曲線勾勒類神經元網絡,呈現民航與智能科技共生圖景。湛藍星球為核心,幾何線條代表航線,底部波浪點陣則暗含“北外灘”漢字轉UTF-8二進制的數字化隱喻,體現論壇連接全球航空智慧的定位。

崇明區融媒體中心LOGO:媒介融合的色彩表達
崇明區融媒體中心2025年煥新啟航的LOGO,以融合的波段結合中心縮寫“CMC”組合而成,七彩漸變色寓意融媒體中心多媒體融合的屬性。波段設計象征媒介融合、溝通及時、信息貫通,體現地域特色和職能屬性。
松江“樂動松江”LOGO:青春活力的創意呈現
“樂動松江”大學校園文化季LOGO以小鹿為視覺主元素,結合大賽內容,呈現大學生青春洋溢的精神狀態。配套的“鹿回回”家族系列吉祥物,將“十鹿九回頭”典故與松江地標元素相結合,通過萌趣造型展現松江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的地域特色。
臨港新片區LOGO:未來之城的多元探索
2025年上海臨港新片區LOGO征集雖金獎空缺,但入圍作品展現了豐富創意。有作品以“L”形結構譜寫時代華章,將雙子塔的偉岸身姿化作通往星辰的階梯;有作品以相互交織的環形構成,靈感源自人的指紋和滴水湖漣漪;還有作品將字母LinGang結合滴水湖圓形特征,融入“雙子塔”、帆形和飛機形等元素,體現臨港開放與創新的核心使命。
原研哉“小山堂”LOGO:極簡主義的東方表達
國際知名設計師原研哉為上海烏魯木齊中路“小山堂”設計的LOGO,延續其標志性的極簡風格。通過圓形、長頸形及圓柱形等多種形態的容器設計,隱喻包容性與多樣性,將設計美學與天然食物的理念深度融合。
這些LOGO設計作品充分體現了上海作為國際設計之都的創意活力,它們不僅是對外在形象的塑造,更是對城市文化內涵、地域特色和發展愿景的深度挖掘與藝術表達,為城市品牌建設提供了優秀范例。